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怎么投诉一个手机号码

摘要: 怎样举报手机号又不被发现 拨打移动服务热线。1、把手机号号码记下,还高掘数有时间也记下,然后拨打移动的服务热线10086,按0键...

怎样举报手机号又不被发现

拨打移动服务热线。

1、把手机号号码记下,还高掘数有时间也记下,然后拨打移动的服务热线10086,按0键进入人工服务。

2、然后向其工作人员反应,说你要投诉电戚首话号码。

3、然后把号码和时间告诉他们就可以了。

4、然后他们会派至相应省散纳份进行处理。以上是怎样举报手机号不被发现步骤。

怎么举报一个人的手机号码?

1.首先点开那个号码,点击右上角的“更多”。

2.然后就会弹出一个选择框,在里面选择“举报电话”。

3.然后在弹出亏吵的举报类型中选择,选择“诈骗电话”。这样以后这个号码再给你打电话,你的手机就会腊郑提醒你了。

4.当然,如果你还是觉得不销局侍放心,不想让他再骚扰你,就可以将这个号码加入黑名单。操作如图。

投诉手机号怎么举报

1、打开浏览器搜索【12321举报中心】进入官网,

2、接着可以选择是【诈骗电话】,或者【骚扰电码者话】进入,

3、需要填写自己的手机号进行验证后,在填写诈骗的手机号,

4、在选择被骗【日期,时间段,通话时长,来电时说的内容】,填写之后,在点击【提交举报】。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举报中心")为中国互联网协拦兆会受工迟衡薯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的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

怎样举报骚扰电话号码举报骚扰电话号码的方法

1、我们可以使用微信或者直接运型察登录12321进行骚扰电话的举报。

2、在微信的钱包---城市服务里边找到。

3、点击进入到下方的举报中心菜单命令。

4、选择12321诈骗信息举报平台,点击举报骚扰租晌电话菜单命令,然后填写相关的资料提交举旁茄报即可。

怎么举报诈骗手机号

各地公安局都有举报诈骗电话的专线,可以打公安局电话查询。也可以网络在线举报,可以搜索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此外如有疑问可拨打公安机关110、96110号码进行咨询。该系统不关联用户个人信息,全程无人工干预,且部署了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等防护手段,可有效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注意事项:

公安部推出预答激警劝阻咨询电话:96110,精准预警和劝阻电信网络诈骗,除了发短信,还可以打电话。公安部刑侦局去年就推出了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槐带询电话:96110。

据了解,96110共有三大主要服务功能:

一是劝阻,铅举芦接到“96110”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说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又或者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

二是咨询,市民如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致电咨询。

三是举报,市民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通过该专线举报。

所以,当您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千万别挂,一定要接听!

怎么投诉个人手机号码

如果有陌生号码对你进行骚扰、发送垃圾短信等影响个人行为,可登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

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浏览器,输入12321进行搜索,并找到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官网;

2、在首页下拉选择要举报号码的举报事项,点击进入;

3、填写页面所要求填写事项并提裂凳交即可。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受理范围:关于互联网、电信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均可举报。主要包括: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不良网站、不良APP、个人信息泄露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 人差源庆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虚握他人格权益。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