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正文

医院药品回扣一般多少?

摘要: 今年有新闻播出医院医生拿回扣药品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怎么办 24日央视新闻播出 医院医生基本拿回扣药品在30%-40%...

今年有新闻播出医院医生拿回扣药品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怎么办

24日央视新闻播出 医院医生基本拿回扣药品在30%-40% 医药代表直接塞信封给钱医生, 在最大的药品批发市场基本药品是5-10元 到医院中标价却是50-100元。 现在人们常说病不起,医保的钱刷起来花花就没了,, 上面不整治,下面全国人民交医保的费用要供养他们这么庞大的群体本是救人治病,现在却变成了暴力产业,, 一个医生如按上面那回扣,一个医生一天可开上万的药品,一天收入可几千块,年收入几十万 完全没问题。

医院医生开出的药品,医生可以得到医院或厂家的分成吗?

你好!

这都是正常的,额外给开方医生红包医院会给医生一部分正常的返点,特别是癌症类药。如果贵一点高档药,药商还会一段时间根据在这个医院的销售额。不但医生可以拿到正常的

如有疑问,请追问。

杭州医院主任收回扣345万,称:有那么严重吗?回扣真是常态吗?

医生吃回扣真的是常态。

01、医药行业整个流程。

医生吃回扣其实挺常见的,只不过很多人没有被查到而已。其实整个医药行业这个水都是非常深的,一般整个过程是这样的,药品生产公司在研究好产品后,就会让公司的区域销售员去将产品带进市场内去。

而一般情况下区域内的医院都会有个几个医药代表公司,这些医药代表公司掌管着这个区域内的药品市场,一个新的品种要想进入市场,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即便你去找医院医院也不会理你,基本上医院的药品都归他们管理。

药品生产就得给他们反好几十个点,一般都是50个点,等于说一种售价100元,医药代表公司要拿50元,而医药代表公司再将这个药品送进医院的熟悉医生,再给医生回扣。一般来说是30点,有的会更高一点,不过这个钱是从那50个点内扣的。

除此之外还有配送费,还有旗下员工的工资,一般来说医药生产商只赚20个点左右。这差不多是整个流程,等于说这个药品医药代表公司与医生就吃了50点,这也是药品价格这么高的原因。

02、现在有所改善。

正是因为医生能拿回扣,所以导致很多医生给病人开药的时候,一开就是一大堆,其实有些药压根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他为了自己的回扣,拼命的开。

医生吃回扣在近几年其实还好一些,在以前的时候,基本上医生吃回扣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了,没有一个医生敢说自己的是干净的。

近几年有所改善,主要是国家对这个行业管理比较严格,特别是对医药代表,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说医药代表行业快不行的原因。除此之外,国家还引进了很多国外药品,这与国内药品形成竞争力,从而让大家用上更便宜的药品。

不过这种改善也是相对而言,其实医生吃回扣的问题,依然还是很严重,这也是这名医生为什么会说出“有那么严重吗?”的原因。

调查称医生的回扣竟占药价的30%-40%。你怎么看?

感觉见怪不怪了,在社会上这种现象几乎在各行各业都会出现,甚至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了。

现在的医院里普遍存在着一种不成文章的制度:医生每个月必须要有足够的药品销量,不然工资只减不增。看到这了我真想要笑一笑,现在的医生怎么和银行拉业务的职员一样负担这么重。银行职员为了银行盈利忙里忙外拉业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银行作为企业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盈利,所以职员拉业务越多越好,但是医院为什么也跟风。

医院作为一个救人治病的场所,其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救的人越多代表着医疗水平越高但是现在的医院逐渐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现象:哪的医院卖的药越多哪个医院就越成功。在这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下现在的意愿逐渐演变成了盈利场所而不是医疗机构,许多医生在这种制度的压力下慢慢把治病救人的原则遗忘,在新闻上医生开错药开贵药欺骗病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把病人越治越病不客气的说已成常态,没病治成有病,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死亡,现在的医院越来越让人心寒。

面对这种医生的回扣竟占药价的30%-40%的现象,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以治理,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医院需要做的只是治病救人,只要就好人就是尽职尽责了,对于医生吃回扣的现象从侧面反映了现在的医院严重压榨医生,所以无论是维护病人还是医生的安全政府有关部门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医院进行改制,要是真的因为医院收入微薄的现象,政府应该筹资资助医院,既不能委屈病人也不能委屈医生。

住院医师回扣多少

闹大了!医生公开举报整个医院全员吃回扣

大家医联

2022-3-8 11:56 · 大家医联(北京)医疗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一位医生举报医院吃药品回扣的信息再次在朋友圈成为关注热点。据多个账号披露,一位自称是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人民医院的医师,在“问政湖南”上发帖——举报绥宁县人民医院吃药品回扣,并在文中详细列出他认为的“收受贿赂”的一些证据和内容。

(朋友圈流传的举报信及其内容截图)

当小编讲以该内容进行搜索时,已经无法搜索到该文了。

大包商3个月给回扣 官方回复:工作组已经进驻医院

坊间流传举报信截图显示,该举报信内容主要涉及以下4点:

1、医院药房被外包,98%的药品属于两位大药商。

2、药品回扣明细

大包商:抗生素10%-15%/支,****针剂、****针剂10元/支;**注射液25元/支;***、*****2-3元/支。

小药商:*********吸入剂10%/支,****从10元/盒降到8元/盒,***4元/盒,****3元/盒,****肠溶片、****6元/盒,*****7元/盒(去年冲量开出回扣22元/盒)。

3、药品回扣时间:大包商每3个月或半年发一次回扣,小药商每月发一次回扣,均使用黄色信封分发,信封上写好具体数据和医师姓氏。

4、科主任每月有药品回扣1万多,副主任医师1万多,主治医师8-9千,住院医师3-4千 。

针对上述帖子, 绥宁县卫生健康局于10月13日作出回应:绥宁县卫健局党委高度重视,10月12日就反映的情况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进驻绥宁县人民医院,目前正在核查中。

还有医生自杀式举报

列出自己收回扣清单

2019年5月,海南省万宁市和乐卫生院一在职医生举报自己和同事开药拿回扣。除了实名举报信,他还放出了自己此前收受回扣的清单。

举报引发关注后,万宁市卫健委表示将对该举报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决定对和乐中心卫生院院长唐某某、药房负责人李某某作出停职审查处理。

2018年7月,深圳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高主任实名举报该院12个科室集体收取药品、耗材回扣,同时向采访记者提供了拍摄于院麻醉科值班房的收回扣现场视频。

高医生表示,给医生的回扣都是发现金,受贿款有人统一管理,还有详细的明细表记录各项金额,并且有医生签名。舆论发酵后,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进驻该院,开展调查。最终,该院麻醉科两位医生因涉嫌收受供应商回扣被停职。

除了药品回扣,医疗器械也一直是医疗回扣的重灾区。2019年,有微博用户爆料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向军被自己的博士生举报乱装支架并收回扣:“乱装支架,装一个回扣一万元“,很快澎湃新闻核实后称,杨向军已经被调查。

几个月后,杨向军被开除党籍,免去苏大附一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职务。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杨向军作出逮捕决定。

针对医药回扣、带金销售等问题,不少医药界人士的观点如下: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回扣在医药行业是普遍存在的,在具有某些属性的医药企业中间甚至更为严重;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医药回扣的存在是双向的,收受方都存在问题。

医生收受回扣的情况,外界认为是道德滑坡,业内则认为是被逼良为娼。这种现象是医疗半市场化后深层次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虽但不管出于一个怎样的认识,都殊途同归的选择默认和接受。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对于个体而言,这事儿捅破了对谁都没好处,所以,所以,这块遮羞布一直都没人敢掀起来。

当堡垒从内部攻破,祸起萧墙,医生自己把这个灰色地带捅出来公之于众后,事实上该医生已经在医生圈、医院圈和药企器械业内成为全民公敌,这种举报无异于自杀式之举。

有的读者甚至留言表示,没有回扣,根本推动不了销量;还有偏向于医生群体的留言表示,国内的医生收入普遍偏低,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急需要提高合法的劳动所得。

怎么说呢!医生收回扣这事儿肯定不对,没什么好说的。但实际上即使医生不收回扣,药价也不会因此而降下来。因为药品从中标进医院药房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好了售价,这个环节才是打击药品回扣腐败的重点。

医生收了回扣是帮药商销货,但是决定药品价格高不高的环节是往上的研发获批上市和竟标进医院药房。就像《断头皇后》上所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医疗反腐,国家出手

今年以来,医疗反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从各大公立医院,到临床试验机构、医药研究所,再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均被列入严查范围。

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多次发文,强调医药反腐领域的整治需加强:

1月10日,2020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加强对药品耗材、医疗服务秩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红包回扣问题的专项整治;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

6月5日,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医保局等九部委对外发布《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严肃查处收取医药耗材企业回扣行为。

7月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严查红包、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9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宣布实施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在医药购销中给予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涉税违法等有悖诚实信用的行为被列入信用评价目录清单的失信事项。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曾提出,对于医生吃回扣现象的治本之策,是需要通过医疗改革,调整当下不合适的医疗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医生的收入。

而一名美国医生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同语轩”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医生真的没有回扣吗?》,该文表示,回扣,贿赂,腐败……都源于人性的贪婪。道德的约束从来就难以战胜人性的贪婪。

该文表示,所有美国执业医生,从医学院到住院医到专科培训,从标准化考试到日常工作中,无数次地被教育:拿回扣是犯罪,犯罪!

医生和医药器械公司之间,一个负责供应,一个控制使用,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关系。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有些美国医生是可以从医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拿钱的,主要三条途径:1.参与临床试验;2.担任咨询顾问;3.代言或讲课,包括相关的差旅费用。所有的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都有详细的评估。

2014年,美国正式实行医生收支“阳光法案”,该法案要求药企每年在3月底提交一份报告给CMS,包括为什么、多少钱、怎样的方式给了哪家医院的哪个医生。收到报告后医生们有45天的时间来审核纠错。然后CMS会将报告公之于众,任何$10以上的费用都会被公开。

“医生跟公司之间有经济关系很正常而且不可避免,公开透明才能维持良性运行。政府的投入,合理的薪酬,完善的监管,细致的律法,严格的执法,缺一不可。”

医药回扣腐败

这决不是取决于医生提高道德操守就能解决的事情

必须深入全面的体制化改革

来源:医客综合整理

搜索

天津医药回扣事件

2023医疗反腐方向

医疗官司律师在线咨询

河南医生被妻子举报

医院反腐重灾区

医生收红包属于什么罪

为什么医疗机构要给药店药品回扣呢?

医院药品零差价,只是进价到零售价环节零差价,至于进价是多少是由政府招标决定的,并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以某滴注液为例,国家定价19.50元,市场进价4.50元,经销商投标报价15.00元,经政府招标,下压报价20%中标,即12.00元。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售卖给患者12.00元。但在药店进价4.50元,100%利润为9.00元,比医院药品零差率还便宜3.00元。

当然,按政府这种粗犷压价方式,也有药品中标价低于市场价的,中国有句古语: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中标药商会以缺货为由进行断供或以其他利润大的药品替代。所以,缺药的基本是招标价低于市场价的。

总之,脱离市场的招标不能降低药价。

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有什么区别吗?

多谢邀请。看到这个问题,不管是医生,还是老百姓,对此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或许大家都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

这里,黄医生给大家稍微分析分析,读完之后,希望对于你今后的购药有所帮助。

首先,医院的药和药店的药,本质上都是药品,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目前,我们购买的药品主要来自三个地方:医院的医保药房、医院的自费药房、医院外的个体户药房。我们就从这三个地方,来具体剖析当下国内的特殊医药体制。

(一)医院的医保药房

一般来说,医院内售出的药品主要都是来自医保药房,该药房内只存在有医保名录上的药品,药物品种齐全,涵盖了几乎所有临床科室用药。由于医保目录上同种药品种类并不是很多,因此,几乎每家医院的医保药房所提供的药品都是大同小异的。

院内医保药房内药品目录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药剂科的药师会和医院分管领导,同时,每种药物的每月进货量又受到后勤行政及医保部门的调控。总之,医院不会让某种药品大行其道,而是让多个品类雨露均沾,这可能涉及到各种利益制衡吧。

同时,医保药房每月进货量要远远超过社会上的个体户药房,因此,医院的药品购入价格是要偏低的。而且,整个医疗系统内部,对于所有医保药品是统一由物价局定价,每个地方并不会有药品价格差异。所以,从根源上来说,医院内医保药房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机构,统一定价,带量采购,避免垄断。

从购买渠道来说,要到医院内医保药房购买药品,是必须经过本院医生诊断并开具处方的,每位患者只能购买一定量的药品,并不能大量采购,有点类似计划经济的制度。而一般医生都是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考量到疾病治疗周期,选择的药品更有针对性。

医保药房,主体属于公立医院,主要是公益性质,涵盖几乎所有基础用药,但是时常缺乏新型药品、进口药品、昂贵特效药品。

(二)医院的自费药房

我国的医保目录上虽然说涵盖了大多数临床实用药物,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新型药品、进口药品、稀缺昂贵药品并不在其列。作为医院内医保药房的补充,几乎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设置了自费药房。这个自费药房,一般是第三方经营,背后又由医院分管领导来把控,既有点民营的性质,也有点公立的性质。

在医院内的门诊及住院部,医生要对疾病进行治疗,有时就会用到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国产或进口药品,这些药品很多时候甚至可能扮演着“救命药”的角色,但是因为价格和使用量的原因,并不会被准入医保。这类药品有些大家是十分熟悉的,比如人血白蛋白、进口抗生素、进口抗肿瘤药等等。

从购买渠道来说,医院内自费药房的药品,需要静脉用药的药品是需要根据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口服的药品很多也要根据本院医生处方购买,少部分药品则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自行购买。

自费药房,主体属于公立民营混合制,专业性较强,主要作用是补充医院诊疗活动中,医保药房所缺乏的相关药品,其所售药品普遍价格较为昂贵,但是相对药效较强。

(三)医院外的个体户药房

平时,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其实还是满大街都是的个体户药房。这类药房其实准入门槛并不是太高,只要有注册药师证就能开张经营。因为个体户药房的开立初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其一切的经营活动,其实可以理解为逐利行为。

自主定价权

个体户药房,由于规模原因,购入药品的价格要稍高于公立医院,同时拥有自主定价权,每个地方政策不同,我记得好像同种药品,药店的销售价格可以比公立医院上浮30%-50%。在医院同种药品之外,药店主要还是会选择利润率较高的药品或保健品,其并不会以药效好坏作为考量,主要考虑的还是毛利率。由于药效和价格的原因,很多中小型药企的药品是无法进入大型公立医院的,它们需要生存的话,只能从药店进行销售。本质上来说,药店其实和超市并没有大的区别,都是进行销售的终端。

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常常能在药店里购买到一些包装和剂量都不常见的药品,抛开疗效不说,价格还贵的出奇。

自主选择药物品类

一般来说,个体户药房是不会选择购入那些专业性很强的药品,会尽量选择一些常用药和保健品。一方面,医疗性质很强的药品,往往需要明确的诊断,同时这类药品可能带有部分副作用,药店是无法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也无法把控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因此是不会选择出售这些药品的。另一方面,医疗性质很强的药品,基本已经被大型药企垄断,社会上流通的都是标准化的药品,价格也透明化,药店从中是无法大量获利的。

发表评论